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moive-ing Intro 死在电影院,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死在片场,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看死君: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伊达在华沙因病去世,享年九十岁。 算喜丧,却也让人心生郁结; 依稀想起今年年初另一位波兰鬼才导演祖拉斯基去世时的情状。 我们在盘点双鱼座导演的时候,曾为瓦伊达写下这样一句话:波兰灰烬里的瓦伊达,摄像机是发光的钻石,雕刻下世界尽头的墓志铭,铭记那一代爬行在下水道里的革命者。 看死专栏作者、九零后影评人 Claudio 曾为瓦伊达的杰作《灰烬与钻石》写过一篇极简的影评:如果没有批判政治的勇气,就根本创作不出比政治更深刻的主题,而我们今天带来的这篇同样关于《灰烬与钻石》。 安杰伊·瓦伊达(1926.03.06-2016.10.10),曾经凭借《铁人》获戛纳金棕榈;2000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包括《灰烬与钻石》《一代人》《下水道》《大理石人》《卡廷惨案》等。 灰烬与钻石:唯在荒原中永生 作者| 陆支羽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犹如火花/从你身体里崩发出来/四散纷飞之时/你也身不由己的燃烧/本想寻觅自由之身/ 却命定一切拥有变成失去/只剩暴雨和灰烬/然后永坠深渊/昏迷不醒……永远胜利的时刻/在灰烬底部的深处/闪烁着光芒/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波兰诗人Cyprian Norwid 人说,《灰烬与钻石》是瓦伊达的“战争讽喻史诗”,在我以为,这是契合于影像本身的至好的称誉。作为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的终曲,《灰烬与钻石》的史诗气质就像一幕四连拍的舞台剧,格调昂扬,气场沉郁,确而升格到了战争史诗的精神高度。 而讽喻之言,亦藉由“灰烬”与“钻石”的悖论式对比兀自彰显出来。 从浅层次分析,“钻石”意指着波兰民族代代相传的文明的“精气神”,而“灰烬”则意指着那个因战乱而焚毁的历史的“垃圾场”。在许多人以为,瓦伊达的爱国主义情思亦由此得以明示,契如“波兰精神”的理想传承与宿命轮回;亦如酒馆中的波兰女歌手所唱的:时间飞逝,沧海桑田,那些逝去的岁月的印痕终会留存下来。而所有卡西诺山上的罂粟,亦会因为波兰人的鲜血而更加鲜红。 然而,我的臆想却要违逆得多。在我以为,一旦抛离开主旋律的峡道,那些历史的糟粕都将被误当作“钻石”留存下来,而文明的真谛与民族的“精气神”却兀自焚化为命数的“灰烬”。于是,“灰烬”不再是原初的“灰烬”,“钻石”亦不再是原初的“钻石”。 想及影片结尾处马切克死于废墟的弥留影像,亦成为钻石沦落为灰烬的不朽明证。那一刻,恍若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异变,而世人的讽喻之言亦成为宿命论那般可笑的玩笑。细想来,此番悖论虽则虚妄,却不无道理,亦正是我所企望的隶属于瓦伊达内质性思考的意图真相。 一 那废墟碑刻上诺尔维特的诗章,绝然是影片中关涉“钻石与灰烬”的点睛之笔,亦是马切克与克里斯蒂娜的爱情见证之地。 我一度听见马切克如此深沉地背出诗章的后半段: “……永远胜利的时刻/在灰烬底部的深处/闪烁着光芒/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 于是,我的悖论式臆想亦一度陷入矛盾之中。诺尔维特的诗里行间,我看到一束文明的精髓藉由燃烧的灰烬淘炼出来,而不若我之念想的那般残酷而无希望;正如那前赴后继的“革命性传承”,一个马切克倒下去,势必还有千千万万个马切克站起来。于是,“钻石”终究是永恒的光亮,抑或宿命的“灰烬”?注定难以明晰。 那教堂废墟中倒悬的耶稣像,就像一帧悲伤的隐喻,示意着马切克政治信仰的丧失及其内心的矛盾;亦令我兀自念想起库斯图里卡《地下》中泣泪的耶稣。于是,那一切曾经笃信的信仰,都在马尔科和娜塔丽佳旋转的火焰中渐渐倾塌成灰烬,契如马切克如此绝望地倒在瓦伊达的最末一个镜头里,灵魂融溺进大片大片的荒漠般的废墟。 战前,波兰唯是德国的“奴役”,屈尊于希特勒的“法西斯暴政”;而战后,波兰又异变为苏联的“奴役”,沦落为苏共铁链下的难民。 于是,什么都不曾解放,一切犹处在无尽的混沌之中,唯有江山易主。 这便是一个中间民族的宿命,唯能在历史的细小夹缝中寻求无可能的出路;没有人能带你前往未来的光明,一切皆是虚妄的执言罢了。一个依仗吹牛拍马筹建而成的新政体,究竟留存了多少独属自身的内在品质呢? 这个国家里有太多的不公正,痛苦,还有眼泪。皆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于国家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虚言一切都是为了波兰,实质上却是立足于苏联的利益。 一个民族看不见的悲哀,隐匿在历史的滔滔浊流中,成为历史糟粕般的末日遗产;而唯有那些政治之外的细瘦的灵魂,才见证着最为悲恸的力量。他们犹然泥足深陷于昨日的爱恨情仇之中不能自拔,亦无法切实洞悉到这个世界原初的真相;或许真的是已经在下水道里呆得太久了,不再想要“任何再见或者回忆”。唯能眼睁睁看着苏联的军队穿过大雨滂沱的波兰大街,听闻克里斯蒂娜如此神色忧伤地叹息,“生活也很危险”。 二 所幸,战争终要告捷;唯士兵们的战斗欲望却不曾消歇过。于是,苦痛和挣扎犹在继续,一如那顿疯狂的集体聚餐,人性内隐的暴力在醉酒后一寸寸涌现出来。处身于这经受过战争洗礼的国度,“性本恶”已然不再是古老的谣言;当抛开那些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表象,战争过后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彻头彻尾的疯子。 “你在战争期间都干了些什么?” “我打德国人。” “可是你现在却在打波兰人。” “而你现在在打麻雀。” 这段责难“晚餐破坏者”的细小对话,隐约昭示了一些骇人的真相。这一真相,一度那么靠近一个民族内核,却又显得模糊难耐。德国之后,又是苏联,似乎从没有波兰真正独立的一天。 而把灭火器当作破坏宴会的武器,又隐喻着什么呢?兀自想及《野雏菊》中的疯狂用餐,同样暗含着太多晦涩难明的政治隐喻。明知参不透,便唯能伴着奥金斯基的《再见,祖国》跳一支舞,而后悻悻然离去。独独遗憾的是,肖邦的波洛涅兹舞曲犹在安眠。 焰火,抑或枪声,究竟怎样的火光才是和平的真相?战争与和平,究竟只是差了一步之毫吗?当漫天烟花盛放的时候,为何却有人躺倒在肮脏的沟壕边,如此无人问津地死去? 及至中枪的马切克摩挲过被弹壳击伤的长长的矮墙,而后,迷失在荒漠般大片大片的战后废墟中。我看见一大群鸦雀黑鸦鸦漫溯过悲伤的天空,马切克声嘶力竭地倒下。生命的最后一刻,革命的灵魂如火焰般挣扎。然后又一寸寸消逝殆尽。唯有那脆弱的思绪,遁入虚无的理想国之中。 PS:本片获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是导演安杰依·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作者| 陆支羽;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近期热文】 这些中国电影,亮相釜山电影节 这个世纪最好的剩女电影回归啦 这45部电影中的台词,句句掏心 巴斯特·基顿诞辰,怀念冷面笑匠 不科学!这部好电影排片仅0.3% 明明恐惧黑暗,非要打开手电筒 好奇心真羞耻,黑粉也去刷爵迹 湄公河惨案五周年,我们等到它 头号怪胎导演,求心理阴影面积 这位大师,为何登上政府黑名单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晚安,瓦伊达 Reward people gave a reward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